bet365365,国内专业学术论文门户网站!
bet365365
学术论文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学术论文>普通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探讨

TIME:2015-08-10 FROM:www.www.imsohu.com AUTHOR:bet365365 CLICKS:
  摘要: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显然大学毕业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而普通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复合型;人才培养;误区;对策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普通高等院校已经接受了这一培养模式,很多大学将“复合型”定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但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复合型人才培养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不满意,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质量不满意的“双不满”现象。笔者认为导致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普通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观念上和方法上的误区,并长时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一、普通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误区(一)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使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产生误区普通高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都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但对社会需求的内涵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认知。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被市场眼前利益和所谓热点所误导,很难满足各个行业领域发展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发展迅速,其相关行业丰厚的收入吸引了比例众多的青年学生。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市场导向,自然导致学生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以眼前收入高、就业面宽为前提选择所谓的热点专业和热门课程,优中选优的毕业生才可能招聘到金融、证券等行业,而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实体经济领域却相对受到冷落。市场的浮躁甚至畸形发展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健康的人文环境甚至是办学理念,使学校在教学资源配置、确定发展目标、学科专业设置中出现偏颇,盲目扩大学生规模的热点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应把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在增强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探求问题的进取精神上。同时要让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创业、就业的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市场变化趋势有理性的认知,那就是未来经济健康发展,一定会走向实体发展之路,而不会长期走无规则的虚拟发展之路,而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是创新和创造,前提恰恰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盲目追求复合型培养形式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形成的误区由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能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适应较宽的工作领域,因此许多普通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效仿研究型大学采取了按学科大类招生,即前两年通识教育、后两年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教育模式。
  普通高校尤其是经过本科生扩招,教学资源的局限及专业实力不均衡已经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按大类招生后,部分学生甚至多数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到自己理想的专业,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排序相对靠后,只能不情愿地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挫伤。如果多数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到理想的专业,甚至只能落到不情愿的专业,按大类招生就失去了她的“自主选择专业”的实际意义。
  在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设置尽管知识领域较宽,但普通高校生师比较高,教学资源有限,开出课程相对较少,学生的选择余地并不大,甚至选不到理想的课程。在专业课设置上,各学科课程各自独立,教学目的分散,由于缺少相互间的交流与衔接,形不成关联性和系统性,仅仅停留在课程复合的形式上,很难达到学生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在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出现误区
  建设学科复合型的专业而形不成专业复合型的师资平台。许多普通高校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高教司的学科、专业分类要求建设了学科复合型的专业,但往往专业设置在哪一学院就由哪一学院的相近学科组件专业师资团队,而大量的跨学科课程由其他学院教师承担。如商品学专业设置在某工科学院,但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课程由其他学院教师承担。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很少针对专业特点和课程的相关性进行集体的教研探讨、分工合作,教材、案例很难根据专业的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其结果导致学生很难将所学课程进行衔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
  任课教师自身专业性强,缺少与专业相关的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多数任课教师本身受所学专业的限制,如不能及时通过进修、培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自身的努力将所授课程赋予新的内涵与活力,就不能例举出生动的教学案例,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很难引导、调动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
  二、普通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市场认知
  普通高等院校应确立健康的、立足长远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应首先树立健康的办学理念,深知不单单为眼前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更是为长远社会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这就需要摒弃将“经济欲望”当成学生个人理想的教育引导。
  让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创业、就业的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市场变化趋势有理性的认知,那就是未来的市场一定会走向实体经济发展之路,不会走向无规则的虚拟经济发展之路,而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一定是创新和创造。因此大学生的目光不能紧盯“高薪”领域、以目前收入的高低判定行业的优劣及择业的排序,应把在学期间的美好时光放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上,包括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化修养,使自己能够适应更宽的职业种类、抓住发展机遇的能力更强。
  为此,普通高校要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改革,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不再让盲目追求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为目标的欲望继续膨胀,避免普通高校的教育成为某些经济动物成长的温床,而要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去努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鼓励他们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高校应保护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发挥个人专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任何一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举措,都应针对不同兴趣、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来整合配置教学资源。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在清华大学以“教育的重要性”为题所做的演讲中以她亲身的发展经历谈出感受:“如果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保持自己原来的兴趣,或许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普通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形成专业特色,使专业自身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建成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中创建跨学科新兴专业。其次,应尽快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以使学生在学期间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根据个人兴趣自主完成辅修专业或二学位的学习,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学习与实践。
  普通高等院校应谨慎采用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因为这类学校大部分毕业生要面临就业,而大类招生使学生进入专业学习较晚,不利于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旦学生被动选择不感兴趣的专业,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学习兴趣一旦受到挫伤,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正常发挥。
  在课程建设上,普通高校不会有研究型大学那样充足的优质教学资源,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形成基础扎实、应用性强,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普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次考试”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式的陈旧课堂教学模式对思维活跃但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是一种伤害,也是毕业生对母校教学质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让每一门课程跟上知识进步、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同时采用针对问题的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发挥自身潜质,真正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丰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维品质。
  (三)构建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不论是立足复合型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是传统专业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具有复合型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都是保证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复合型知识结构且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师,而普通高校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相当多的教师是在学科专业封闭的教育体制下形成了自身的独立知识结构。要努力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师复合型专业技能,一方面教师应转变观念,对自身知识结构作相应的的调整,掌握新旧专业及不同培养规格对课程内容需求上的差异做相应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通过自学或培训努力拓宽自身专业领域,使自己成为具有复合知识和复合能力的教师。
  形成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普通高校不仅要鼓励教师个人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复合型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构建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应有若干学科专业领军人物,统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全局,突破学科壁垒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应从管理制度上入手,鼓励高级职称教师开出跨学科选修课程,并鼓励正高级教师结合学科前沿做综合学科领域的学术讲座,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行业领域密切相关的专业,应聘请有实战经验的行业领域专家进入教学团队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并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
  教师跨学科科研与合作是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科研与教学相融,科研成果将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并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已成为高校的共识。而跨学科研究可以扩展学科的边界,用不同学科视角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得出更具科学意义的结论。同时通过跨学科研究完成知识的贯通衔接,帮助教师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复合型科研能力,并能指导学生用多学科的观点认识复杂事物,达到培养学生复合型应用能力的效果。教师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以及教师直接参与跨学科的科研指导,可以加深学科间的学术交往,形成跨学科科研平台。教师可邀请学生直接参与课题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着不同的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普通高校应客观评估自身的办学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综合优势,明确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合理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每一所普通高校都应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都应在自身条件下不断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面,探索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夏仕武 . 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竞争力【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3):11-15【2】(英)斯密 . 国富论【M】.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美)莉扎?赖斯 . 演讲 . 教育的重要性 . 清华大学新闻网,2014年4月28日
论文中心检索
热点资讯
最新论文
最新期刊
最新征稿通知
网站首页 -学术期刊 -学术论文 -论文中心 -往期目录 -期刊大全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bet365365隶属于凉山州达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网站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本网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CopyRight (C)2004-2014 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昌市宁远街1号
bet36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