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365,国内专业学术论文门户网站!
bet365365
学术论文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学术论文>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收录时间:2015-10-20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张雪莹周春平 CLICKS:
摘要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食管癌术后病人,从术后6h开始由手术中留置的十二指肠管内注入适量的全流质营养液。手术后14天测定病人的血浆白蛋白(ALB)、转铁蛋白等指标与术前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说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等有明显改善。结论  本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无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与静脉营养相比可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食管癌术;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是现代外科的重大进展,对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危重病人的存活率,改善手术的疗效都有重要作用。给予营养支持的途径可选择肠外或肠内,然而“只要肠道功能许可,首择肠内营养”这已基本为各国学者所公认。食管癌患者因吞咽困难和癌肿本身的消耗,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加上手术、麻醉的严重打击,对手术的过渡应激反应,使术后营养不良加重。而营养不良使患者易发生吻合口瘘、切口裂开、免疫功能低下等。以往对食管癌术后病人禁食期间采取全胃肠外营养(TPN)供给病人生理需要的营养,除费用昂贵外,且由于静脉置管易引起感染;长时间的TPN、胃肠道由于缺乏谷胺(Glutamin)易致肠粘膜萎缩,细菌移位,消化道血液流量减少[1]。影响伤口愈合。自2000年我科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疾病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有实际意义。
1临床资料
108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33例;年龄在38~73岁;平均年龄55.4岁;入院时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均经食道钡餐和术后病理切片诊断。其中食管中段癌34例,下段癌46例,贲门癌28例,均行食管癌根治术。
2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
2.1置管
于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关胸前留置十二指肠管,术前留置减压管仍保留于胃内持续胃肠减压。
2.2肠内营养液的选择
使用Nutricia产品能全力,该制剂为全营养配方非蛋白热量∶N=134.4 kcal,糖脂能量比例为49∶35,能量密度为1 kcal/ml。
2.3营养液的输入
食管癌术后6小时,即从十二指肠管内缓慢滴注生理盐水250ml,速度为20~30滴/分,将生理盐水瓶插上输液管,输液管与十二肠管相连,用输液泵控制滴注速度。术后第一天滴注营养液500ml,速度为40滴/分,如无不适,术后第2、3、4、5日分别滴注全量的1/4、1/3、1/2、2/3,第六天滴注全量即2000~2500ml。
3 护理
3.1 熟练掌握输液的使用方法,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速度。加强巡视及时识别并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肠内营养计划按时完成。正确记录24 h进出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粘膜弹性以及尿量的变化。滴注过程中,如患者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应减慢滴速或暂停滴注,并查找、解决出现问题的原因。
3.2 每日应更换输液管,每次输注前后,均以温开水或温盐水冲洗十二指肠管,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保证营养液合适温度,滴注营养液的温度为38~42度,必要时以自动恒温增温仪调节营养液的温度。避免过冷食物刺激,造成肠蠕动亢进而引起痉挛性腹痛或腹泻发生。
3.3 注意胃肠减压是否增多,并观察胃肠减压的颜色及性状。如:因营养管移位、滑脱到胃内或吻合口旁,可致胃内减压液颜色改变及增多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营养液的滴入,并做进一步处理。
3.4 由于营养管主要用于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和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使用时间较短,故强调早期观察,要求每4h测生命体征一次,每日测电解质、血糖1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5 手术后第1至第5天,胃肠功能处于恢复初期,从十二指肠管内注入的营养液为流质,虽有利于消化吸收,但含热量及各种营养素较低,而且不能注入全量,因此,要计算每日进食各种营养素的含量,不足部分仍须经静脉补充。流质食物所含热量及营养素有限,不宜长时间使用。一周后经口进食半流——软食——普食,以维持身体营养平衡。
3.6 对于健康知识缺乏患者,实施肠内营养之前,应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并告知患者配合要点。手术后,小肠的运动和吸收功能最早恢复,提供肠内营养支持能增加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体重丢失,纠正负氮平衡,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保护胃肠道粘膜,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经常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
4 结果
本组共108例,无1例死亡,治疗期间有3例出现腹胀、腹痛,经减慢输入速度后缓解;无1例发生腹泻,与操作中持续缓慢滴注有关;营养指标较术前有改善,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变化
项目                    术前         术后            P值
血浆白蛋白(g/L) 血浆前白蛋白(g/L) 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g/L)34.06 + 7.91 236.1+ 56.60 26.96 + 5.20 2.15 + 0.30 13.3 + 1.6 1.43 + 0.2534.80 + 7.60 292.58 + 58.20 37.43 + 6.75 2.55 + 0.25 12.2 + 1.9 1.84 + 0.26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转铁蛋白(g/L)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mm) 淋巴细胞(×109/L)
5 讨论
5.1有研究表明,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术后几小时即开始恢复[2]。手术切除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对机体造成的严重打击,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方面的失衡;术后由于发热,应激反应,体液及消化液的丢失,患者对热量及蛋白质的需要明显增加,因此,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显得尤为重要。经临床观察,食管癌术后病人24h后开始肠内营养,无1例发生并发症,且能刺激肠蠕动,加快肠道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消化道的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增加,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机体功能恢复及提高全身免疫力。
5.2与单纯静脉营养相比,可大大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静脉营养不仅费用高,而且由于静脉穿刺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而长时间的静脉营养可导致肠粘膜萎缩,粘膜细胞再生不良,肠道消化酶的活性下降[3]。在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肠内营养优于静脉营养,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维持肠粘膜的完整性可降低细菌移位感染的发生[4]。
5.3从营养指标测定结果分析,说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蛋白质代谢,抑制分解,促进合成,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外周血淋巴细胞术前术后比较变具有显著差异性,说明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参 考 文 献
1林雨冬, 等.老年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2,7(2):134-136.
2 黎介寿. 提高外科营养支持水平. 中华外科杂志, 1990,28(12).
3 吴泰璜, 等. 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肿瘤防治杂志. 2000,7(1): 77-79.
4李宁,等,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20(10): 585-587.
联系电话:15537591986
版权提示: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收录文章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如需删除,请致函 tg@www.imsohu.com,我方会及时处理!
论文中心检索
热点资讯
最新论文
最新期刊
最新征稿通知
网站首页 -学术期刊 -学术论文 -论文中心 -往期目录 -期刊大全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bet365365隶属于凉山州达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网站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本网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CopyRight (C)2004-2014 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昌市宁远街1号
bet36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