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传承创新、理性对接 ——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模式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收录时间:2015-10-20 作者单位:常州市中医医院 作者:姚澄张琪 CLICKS:
【摘 要】 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疾病预防、治疗和养生康复的理念与思想。本文首先结合经典中医药文献对中医药防病、治病和养生文化进行概述。然后在传统中医药文化指导下提出“心理-社会-生物”新医学模式下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三站互动、集“防-治-养”三位于一体的新型疾病防治模式的理论构想,并结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联动的实践对这一模式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疾病防治模式 “三进”工程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医疗生产实践在传统中国文化滋养下产生的一朵奇葩,是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集中体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社会-生物”的新医学模式逐渐取代了单一生物医学模式,对社会人属性的认识日益深化,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的干预成为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建立预防、治疗、康复养生三位一体的现代疾病防治体系成为传统中医文化与当前卫生改革的一个契合点。常州市中医医院在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征程中,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传统文化,积极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三进”工程的部署,在传统中医文化的熏陶下,探索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三站互动,集“防-治-养”三位于一体的新型疾病防治模式。
1追本溯源、汲取精华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体系结合的基石
在新型疾病防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挖掘和整理传统中医文化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汲取精华,传承提升,使之成为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历史赋予各级中医医院的责任。
1.1“和实生物、大合至乐”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疾病防治体系中的价值主体
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医药学,带有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和合”精神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浸润着中国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其中蕴涵的生态和谐观、人本观、道德观、价值观、生命观等内容,是中医文化发端、衍生、存续的思想源泉和价值主体,其积极的内涵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认为“和合”是多元异质因素的对立统一,是诸多优质要素的融合升华,是协调有序的组合,是动态完整的结构,强调“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为中医理论千百年来不断继承创新提供了文化张力,是当代中医处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全球、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达到大合至乐境界的重要思想渊源。
1.2“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疾病防治体系中的精髓移植
《周易》云“水在火上,即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传统中医从人的整体性角度出发,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独到的认识,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精辟论述,嗣后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完善,对疾病全过程进行“微而未显、险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的独特划分,形成了“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病后调摄”的治疗理念,建构了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的“治未病”文化体系。随着人类疾病谱系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增加,传统“治未病”文化体系中蕴含的“预防为主”的价值主张是当代中医医院从生命整体性和本源性视角出发,积极参与新型疾病防治体系的价值精髓。
1.3“天人合一、形神兼养”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疾病防治体系中的思想延伸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祈望,是医学的终极目标。早在《尚书·洪范》中就有“五福”说,“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中华民族“尊生贵命”的文化传统积淀了各具表述的“寿命学说”,启蕴于东方文化的中医药学,把健康长寿作为自身的研究目标,以其独特的生命哲学观和生产实践形成了独到的中医养生文化。传统中医文化认为人与“天地之气”、“四时阴阳”相通相应,强调“宝命全形”、“修身养性”,主张“尊生以修性为先”、“贵命以怡神为重”动静结合的养生炼形之道。由此,“天人合一、形神兼养”是当代中医医院积极参与新型疾病防治体系的思想延伸。
2传承精髓、实践创新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体系结合的动力
2008年6月,常州中医院整合接收了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挂钩帮扶钟楼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在整合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基础上,依托钟楼区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立足居民健康需求,结合国内外经验和专家建议,建立了“医院-社区-家庭”三站互动,集“防-治-养”三位于一体的新型疾病防治模式(见图1)。
2.1 防治模式的理论框架
模型共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支撑体系层、服务策略层和服务人群层。支撑体系层是维系模式和谐有序运行的支柱,主要包括技术系统、评估系统、监测干预系统、转诊系统、信息系统、培训系统和管理系统。其中,技术系统提供医疗、预防、康复的科学知识支撑;评估系统实行管理评估和业务评估双轨制,对模式运作各环节的有效性以及疾病防治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监测干预系统涵盖对新发病例、危险行为因素、治疗依从性等的监测和干预;转诊系统包括医院向社区的下转通道和社区向医院的上转通道;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健康档案基础之上的电子化数据库,包含了医院的检查治疗信息、社区的监测信息和家庭的自我保健信息;培训系统既包括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技术、理念培训,也医院和社区对服务人群的健康宣教培训;管理系统既是对支撑体系各系统进行制度安排和流程设计,也是对各层之间有序衔接、有效运作的支撑。
服务策略层是该防治模式中医院、社区和家庭三站互动的具体策略和做法,是传统中医文化在新型疾病防治模式中的具体实践。该层围绕综合治疗、疾病防控、养生康复三个关键节点综合实施卫生需求管理、生活方式引导、社区诊断、目标化预防、规范化监测、循证化监测、健康宣教、挂钩帮扶、家庭养生等措施,让“防、治、养”真正贯穿健康维护的整个过程。
服务人群层是新型疾病防治模式的受众,一般可以分为高危人群、患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出院后人群和有需求的健康人群等。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差异化的医疗保健和预防服务。
2.2 防治模式的特点与节点
该模式以传统中医文化的生命观为指导,按照疾病转归的主线,明确医院、社区、家庭三个防治主阵地,突出中医预防、治疗、养生康复的整体理念,结合现代系统论、控制论思想,打破现有体制中医疗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边界,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有机融合,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同时,模型也打破了医院、社区和家庭之间的壁垒,突破了以往预防、治疗、康复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弊端,用动态的观点将中医防、治、养的观点有重点的综合运用到疾病转归的各个阶段,创新了公立大型医院与社区、家庭联手打造慢性病防治体系的模式。
2.2.1 和而不同、精于治道,延伸医院在现代疾病防治体系中“治”的触角。
大型公立医院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医疗技术、人力资源、医学教育、设备条件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新型疾病防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在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服务科,作为医院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的桥梁。优化了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流程和出院病人康复指导流程,打通医院与社区、医院与家庭互动的通道。在治疗上,突出传统“和合”文化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从人的生命周期和体系的视角对院内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整合,做到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科技进步相结合,药物治疗与饮食疗法相结合,规范论治与个体论治相结合,生物治疗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一是整合院内疗法资源,积极开发中医药膳、个性化膏方、清膏系列产品,总结挖掘名老中医及孟河医学名家独特的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开展耳压、烫熨、灸疗、贴敷等中医特色护理项目,临床各科遴选中医优势病种,制订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规范。二是整合院内学科资源,在疾病转归的视域下,以“患病的人”为中心,优化诊疗流程,使相关科室的地理分布更为合理,会诊转诊效率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加大学科之间的沟通融合,以专病为载体,整合各科力量重点突破,提升疗效。三是整合院内信息资源,通过对出院病人的电话回访和上门回访,及时评估患者在院内治疗上的疗效以及康复效果,将回访信息与临床科室的治疗信息相结合,使临床疗效的评估更科学,给患者的健康指导更具针对性。通过院内资源的整合,使疾病防治过程的各种异质因素得到兼顾,各种有益元素得到吸纳,延伸了医院在疾病防治体系中“治”的触角。
2.2.2 杜渐除微、用之不殆,提升社区在现代疾病防治体系中“防”的地位。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网底,在现代疾病防治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院自己举办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充分利用三级医院的品牌优势,积极推进优质资源向社区的延伸,在传统中医文化“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实施社区诊断、目标性预防、规范化监测和循证化评估 “四步循环”的综合预防措施提升社区在疾病转归过程中“防”的地位,真正做到杜渐除微,早防早治。
一是社区诊断。医院派出专家进社区提供技术指导,开展社区健康诊断,对患病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出院后人群和有需求的健康人群进行健康筛查,在强调规范体检的同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将体检的结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依托信息化平台将人群的健康档案电子化,组建居民健康数据库。
二是目标性预防。根据体检筛查结果,对处于疾病不同阶段的人群和处于高危因素包围的人群明确预防目标,提出适宜的预防建议,采取必要的医学干预。对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
三是规范化监测。对社区人群,尤其是患病人群、高危人群、出院后人群建立时间导向和症状导向相结合的规范化监测方案,利用短信平台及时告知和提醒。
四是循证化评估。结合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高血压、糖尿病的评估量表,对目标人群的预防效果开展科学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形成综合防治的PDCA质量循环。经过循证评估需要寻求医院综合治疗介入的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转入医院。
在开展“四步循环”社区防治工作机制中,健康教育工作始终贯穿其中。一方面加强患病群体出院时的康复指导工作,将每一位社区内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处方信息与社区共享,发挥社区的监督功能。另一方面医院成立研究生健康宣讲团,开展中医药健康社区行活动,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和预防保健指导。
2.2.3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强调家庭在现代疾病防治体系中“养”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健康最重要的外环境,调动家庭的积极性,扫除家庭这一盲点,引入传统中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文化,建立了包含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和药物养生在内的综合养生体系,强调家庭在现代疾病防治体系中“养”的作用。
一是情志养生。《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指出了情志疏导在疾病转规中的重要性,医院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原则,确立了“以情制情”的“五行相胜”情志养生法,在出院病人和社区中以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向家庭推广。
二是饮食养生。正确饮食对中医疗效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医院对出院病人根据需要提供辨证中医药膳服务,对社区服用中药的患者提供饮食忌口指导,对社区健康居民和亚健康居民根据健康档案中体质辨识结果提供家庭合理膳食指导服务。
三是运动养生。一方面医院积极挖掘整理传统文化中适宜家庭开展的运动功法,将其制成视频光盘,根据练习者体质辨识结果辨证推荐,如向阴虚者推荐静养功,向阳虚者推荐动养功,向气血失和、经络不畅者推荐鹤翔桩、家庭保健按摩操等;另一方面医院根据不同疾病,有针对性地开发保健操,制成光盘向患者推荐,如向慢性心衰病人推荐养心功,向产妇推荐产后保健操,向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推荐功能锻炼操等。
四是药物养生。医院针对家庭保健养生的特点,不断改进中药剂型,研发生产适合家庭服用的养生药品。在传统个体化膏方的基础上,研发出携带方便适合亚健康人群使用的清膏Ⅰ号和清膏Ⅱ号;挖掘传统药疗精华,研发滋补药酒系列产品;改进中药组方,开发出适合风湿病、高血压患者家庭使用的药浴和熏蒸配方。与此同时,医院和社区对出院后人群仍需服药者,制订服药计划表,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3理性对接、融合升华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体系结合的飞跃
传统中医文化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生产实践和哲学思考的产物,现代疾病防治体系是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背景下的衍生物,两者在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碰撞,如何使两者在对接过程中彼此吸收对方的优秀要素,达到融合升华,实现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体系结合的辉煌飞跃,在实践中我们有以下三点思考:
3.1坚持与时代要求相对接是实现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体系结合的必由之路。
医学发展的进程体现了“整体医学——医学分化——医学整合”的历史走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病的人和人的病患作为有机整体进入医学领域,受到全面关怀和照顾。以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为思维方式的医学整合理念要求现代疾病防治体系具有对人和疾病赋予同等地位的整体关怀功能,这与传统中医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不谋而合。由此可以认为,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体系相结合是医学发展到今天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要求。
3.2坚持与医院战略相对接是实现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体系结合的理性选择。
近年来,三级中医医院面临着市场化和公益性的双重压力,苑囿于传统医疗领域,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医疗市场份额得不到有效扩大,医院发展受到限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调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三级中医医院不应缺席这场盛大的变革,理应调整发展战略,将服务触角向社区和家庭延伸。这种战略的转变是中医医院管理者长期接受传统中医文化熏陶,与医院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和理性选择。
3.3坚持与群众需求相对接是实现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体系结合的必然要求。
传统中医药文化是古代漫长历史进程中社会发展的综合积淀,在与现代疾病防治体系结合的过程中必然有所扬弃,群众的需求就是扬弃的标准。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提炼出传统中医药文化中“防、治、养”三位一体的思想精髓,与现代慢性病“预防、治疗、康复”综合防治理念相契合,与群众寻求高效、便捷的防治服务需求相一致,催生了中医文化与防治体系的结合。在两者的结合点上群众得到了实惠,医院获得了发展,新型疾病防治体系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方克立.“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观的意义和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1):26-33.
【2】王强.和合应然之思:传统文化特质的现代意蕴[J].理论文萃,2008,(3):55-59.
【3】姚澄.三级中医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3):158-159,180.
【4】张琪.转变思路、走进社、联动构建新型城市医疗网络——三级中医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江苏中医药,2009,41(3):1-3.
【5】倪静云,卞鹰,王一涛.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J].卫生经济研究,2006,6(8):15-16.
【6】李星明,黄建始.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整合对慢性病防治的意义与服务模式探讨[J]. 疾病控制杂志,2008,12(1):53-57.
【7】周少林,林汉芳.“治未病”思想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146-147.
版权提示: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收录文章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如需删除,请致函 tg@www.imsohu.com,我方会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 华北电力技术2004年第2期
-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8年第2期
- 理论观察2014年第5期
- 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 作物学报2012年第2期
- 江淮水利科技2011年第1期
- 今日浙江2011年第11期
- 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 东方企业文化2006年第11期
- 河北教育(综合版)2012年第9期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年第1期
-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第2期
-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年第1期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第14期
- 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 农垦医学2013年第5期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第4期
- 教师博览2014年第4期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年第9期
-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年第5期
- 祝您健康2015年第1期
- 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1期
- 攀登(汉文版)2006年第6期
-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4年第2期
-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
-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第10期
-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9年第4期
-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6年第1期
论文中心检索
热点资讯
- 环保部:疑似秸秆焚烧致中国入秋大面积重霾
- 上海将试水以每月50元服务费取代出租车份子钱
- 湖南单独二孩实施1年半:公务员最想放开两孩
- 长浏城铁重启在望 单程不到半个小时
- 湖南劳动密集型企业养老保险缴费 最低首年费率12%
- 于幼军将回母校教书 曾任湖南省委副书记
最新论文
- 追本溯源、传承创新、理性对接 ——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疾病防治模式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引入工作过程为中心教学法的研究
- 神阙穴的临床应用简述
- 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临床分析
- 1例Colles骨折畸形愈合引发的医疗纠纷
- 肌肽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效果的评估
- 联合个体的综合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临床研究
- 嗜血细胞综合征病因学调查及骨髓象分析
最新期刊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 防务技术
- 植物医生
- 中国饲料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中国水稻科学
-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铸造
- 电光系统
- 电工教学
- 电工技术杂志
- 电工合金文集
- 电工合金
- 电厂技术
- 电波与天线
- 地学仪器
- 地下空间
- 地铁与轻轨
最新征稿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