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br />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编:赵?br /> ISSN?001-7283
CN?1-1808/S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br />
主编:赵?br /> ISSN?001-7283
CN?1-1808/S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br />
征稿信息
作物杂志现面向社会全面征稿,来稿请直接通过网站在线系统投稿或发我站邮箱。稿件题头下一行必须写清第一作者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包括手机号码;有通讯作者的请给予标注,并写明邮箱。本站的审稿周期?-7天,过期尚未收到投稿的作者可另投其他期刊?br />
投稿邮箱?span class="T">tg@www.imsohu.com在线客服?span class="T">2833459964 注意?/b>已经通过电子邮箱投稿的作者请勿使用在线投稿系统重复投稿!
2012??
目录·2012??/t>
- 关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几个问题的思?/span>张世?b>被引次数?/b>4
- 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性状研究进展吴新杰,胡宝成,陈凤祥,费维新,李强生,侯树敏,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WuXinjie,HuBaocheng,ChenFengxiang,FeiWeixin,LiQiangsheng,HouShumin,JiangYingfen,RongSongbai,HuangXiaorong
- 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研究进展马延华,王庆?/li>
- 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及其问题探讨邢锦丰,张如养,段民孝,赵久然,黄长玲,XingJinfeng,ZhangRuyang,DuanMinxiao,ZhaoJiuran,HuangChangling被引次数?/b>3
- 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刘芳,张长生,陈爱武,周广生,吴江生,LiuFang,ZhangChangsheng,ChenAiwu,ZhouGuangsheng,WuJiangsheng被引次数?/b>3
- 外来杂草反枝苋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span>田秋阳,周鸿章,鲁萍,梁慧,吴岩,孙彦坤,曹迪,王帅,TianQiuyang,ZhouHongzhang,LuPing,LiangHui,WuYan,SunYankun,CaoDi,WangShuai被引次数?/b>2
- 玉米雄穗分枝数性状遗传、杂种优势与亲子相关分析孙振,莫乔程,程备久,谢传晓,林凤,SunZhen,MoQiaocheng,ChengBeijiu,XieChuanxiao,LinFeng被引次数?/b>1
- 外源SA对甜菜幼苗细胞壁HRGP和木质素含量的影?/span>陈贵华,张少英,ChenGuihua,ZhangShaoying
- 甘肃高寒阴湿区豌豆根腐镰刀菌种群及致病性研?/span>刘小娟,侯思雯,杨晓明,李敏权,LiuXiaojuan,HouSiwen,YangXiaoming,LiMinquan
- 高梁靶斑病菌侵染对高粱光系统Ⅱ的影响张园园,徐秀德,王振东,张立军,王丽娟,徐婧,刘可杰,ZhangYuanyuan,XuXiude,WangZhendong,ZhangLijun,WangLijuan,XuJing,LiuKejie
- 水分胁迫下甜菜幼苗过氧化物酶cprx1基因的半定量表达模式分析李国龙,孙亚卿,吴海霞,张少英,LiGuolong,SunYaqing,WuHaixia,ZhangShaoying被引次数?/b>1
- 玉米三种不同花粉管通道法转化BcBCP1基因的初?/span>邸宏,周羽,梁广东,张佩,吕霞,卢翠华,王振华,DiHong,ZhouYu,LiangGuangdong,ZhangPei,Lvxia,LuCuihua,WangZhenhua
- 灌浆结实期适度高温对香稻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徐振江,肖立中,刘洪,任永浩,李之林,XuZhenjiang,XiaoLizhong,LiuHong,RenYonghao,LiZhilin
- 金鱼藤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张美恒,胡翠萍,樊金萍,ZhangMeiheng,HuCuiping,FanJinping
- 树状月季?004-4的组织培养及快繁体系的建?/span>马雪,陈雪,张金柱,杨涛,车代弟,MaXue,ChenXue,ZhangJinzhu,YangTao,CheDaidi
- 诱导不同基因型大豆未成熟子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王萍,钟影,王恩旭,冯远航,王罡,季静,WangPing,ZhongYing,WangEnxu,FengYuanhang,WangGang,JiJing被引次数?/b>2
- 不同种植地点对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的影?/span>段民孝,赵久然,刘新香,王元东,邢锦丰,王志永,李绍明,张如养,王乃顺,何瑞娟,DuanMinxiao,ZhaoJiuran,LiuXinxiang,WangYuandong,XingJinfeng,WangZhiyong,LiShaoming,ZhangRuyang,WangNaishun,HeRuijuan被引次数?/b>1
- 外源6-BA对寒地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的影响于晶,王兴,苍晶,刘丽杰,王军虹,张达,YuJing,WangXing,CangJing,LiuLijie,WangJunhong,ZhangDa被引次数?/b>1
- 农杆菌介导大豆胚尖转化体系的研究郑丽红,季静,王罡,关春峰,王伟,王萍,ZhengLihong,JiJing,WangGang,GuanChunfeng,WangWei,WangPing
- 不同株型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可溶性糖含量和子粒淀粉积累关系的研究孙继,顾万荣,赵东旭,孟繁美,魏湜,SunJi,GuWanrong,ZhaoDongxu,MengFanmei,WeiShi被引次数?/b>2
- 不同种植模式下根系分泌物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span>刘小明,雍太文,廖敦平,魏璇,庞家燕,卓富彦,LiuXiaoming,YongTaiwen,LiaoDunping,WeiXuan,PangJiayan,ZhuoFuyan被引次数?/b>3
- 新疆麦茬复播向日葵光合性能与产量的研究柳延涛,李万云,陈寅初,刘胜利,王鹏,殷波,LiuYantao,LiWanyun,ChenYinchu,LiuShengli,WangPeng,YinBo
- 一种外源SOD模拟物对小油菜抗寒作用效果的研究苏群,张彦,孙磊,SuQun,ZhangYan,SunLei
- 甜菜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初探范文婷,盖志佳,杜永成,于敦爽,葛振宇,王玉波,马凤鸣,李彩凤,FanWenting,GaiZhijia,DuYongcheng,YuDunshuang,GeZhenyu,WangYubo,MaFengming,LiCaifeng
- 灰飞虱传水稻病毒病双控技术试验初?/span>倪萌,张银贵,徐小兰
- 不同品种甘薯茎线虫和根腐病药剂防效筛?/span>闫加启,谢逸平,孙厚俊,赵娇娜,李仁崑,YanJiaqi,XieYiping,SunHoujun,ZhaoJiaona,LiRenkun
- 特色茶树品种在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span>陈周一琪,武涛,ChenZhouyiqi,WuTao被引次数?/b>1
- 北疆滴灌小麦平衡施用氮磷效应研究梁飞,曾胜和,张磊,何江?b>被引次数?/b>1
- 大垄深耕整秆还田对郑单958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齐涛,黄毅,赵艳艳,魏铁霞,于洪志,杨振中,陈振武,QiTao,HuangYi,ZhaoYanyan,WeiTiexia,YuHongzhi,YangZhenzhong,ChenZhenwu
- 不同追氮量对京郊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影?/span>石建红,王凤英,李琳,张?/li>
- 辣椒-香瓜-玉米套种一年三熟双免耕高产高效栽培技?/span>黄恒?/li>
- 青藏高原麻花艽仿生栽培技术研?/span>田丰,李永平,俞科贤,李福安,魏全嘉,王有庆,王祖训,TianFeng,LiYongping,YuKexian,LiFuan,WeiQuanjia,WangYouqing,WangZuxun被引次数?/b>1
-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参?/span>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ZhaoGuangcai,ChangXuhong,WangDemei,YangYushuang
- 中稻1号机插高产栽培调控技?/span>张产端,孟德龙,史咏梅,王宝祥,徐大?b>被引次数?/b>1
- AMMI模型在啤酒大麦区域试验中的应?/span>包奇?b>被引次数?/b>1
- 不同干旱胁迫对胡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吴文荣,刘晓艳,吴桂丽,李玎蕾,朱月梅,WuWenrong,LiuXiaoyan,WuGuili,LiDinglei,ZhuYuemei被引次数?/b>2
- NaCl与Na2CO3+NaHCO3对玉米萌发期胁迫效应的比?/span>王佳佳,谷思玉,WangJiajia,GuSiyu
- 乙草胺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胁迫效应韩玉军,马红,陶波,HanYujun,MaHong,TaoBo
- 国审小麦新品种郑?962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span>吴政卿,何盛莲,雷振生,杨会民,何宁,杨攀,王美芳,晁岳恩,李?b>被引次数?/b>2
- 玉米新品种牡?3的选育及栽培技?/span>傅迎军,张庆娜,孙殷会,白艳凤,任海祥,邵广忠,张强被引次数?/b>1
- 优质红香稻桂红一号的选育与应?/span>阎勇,莫海玲,于松保,秦钢,梁海福,唐梅
- 水稻新品种龙?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span>张云?/li>
- 花生新品种柳?号的选育与栽培技?/span>陆文科,李涛,苏维刚,何可,兰生?/li>
- 水稻新品种东?31的选育王敬国,邹德堂,赵宏伟,刘化?/li>
- 白菜型春油菜北油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span>马生耀,安海梅,仁青吉,沈延梅被引次数?/b>2
- 黑农65窄行密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span>钟鹏,刘丽君,高明杰,吴俊江,王家军
- 图版
- 辣椒-香瓜-玉米套种一年三熟双免耕高产高效栽培技?/span>黄恒?/li>
征稿启事
作物杂志现面向社会全面征稿,来稿请直接通过网站在线系统投稿或发我刊邮箱。稿件题头下一行必须写清第一作者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包括手机号码;有通讯作者的请给予标注,并写明邮箱。本期刊的审稿周期为1-3周,过期尚未收到投稿的作者可另投其他期刊?br />
作物杂志投稿要求?br />
1 论文撰写要求1.1文题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br /> 1.2作?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br /> 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br />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br /> 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核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凡在论文上署名的作者,均应签名授权发表。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列入致谢部分。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是同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及E-mail?br /> 1.3摘要 本刊一律采?项结构式摘要,具体层次为:目?Objective)、方?Methods)、结?Results)和结?Conclusion)。具体要求:
目的:需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br /> 方法:需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和必要的分组情况?br /> 结果: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并与文内核实无误?br /> 结论:需与研究目的相呼应?br /> 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与之相对应。论著稿摘要请译成英文。英文摘要请译出文题、作者姓?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等?br /> 1.4??含照?要精选并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并在正文中标示。图中注释符号请用“a、b、c、d ……”等英文字母标注?br /> 线条?打印应该点线分明、粗细适当、墨色均匀、切忌浅淡。图的大小通常? cm×6 cm为宜。横纵坐标标目应简明,且必须标注量、单位国际符号。坐标上的量与单位的符号和缩略词应与正文一致?br /> 照片 请选用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良好的黑白或彩色照片。显微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组织切片照片要选准所需显示的部位,并将其置于照片中央或用箭头标示为宜。对可辨认的患者照片,作者应负责征得患者的同意,并进行技术处理,尽量使其不易辩认,请在照片的背面注明作者名、图序与上下方向。为防折损,请放在硬纸袋内,勿粘贴在稿纸上?br /> 1.5?表应有“自明性”,有简明、准确的中文表题。遵照统计学要求绘制,并写出表序,随文排版。表内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上下行位数对齐;数据必须准确?br /> 1.6致谢 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方可提名感谢。致谢内容加括号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br /> 1.7参考文?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5年内为宜)主要文献为限,在文内用角码标?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内部刊物、未取得国内统一??号的会议论文集及待发表资料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br /> 期刊文献的著录格?作????刊名,年,卷(?:起?止页.
作者不超过3位应全列出,姓名之间加逗号?位以上作者应写出?位作者,再加逗号及“等(et al)”?br /> 1.8 医学名词 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200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br /> 1.9缩写?除已被公认常用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ACTH、DNA、HBsAg)外,其余?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后括号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br /> 1.10 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 3100?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pH用正?,例如:m(质量),t(时间),?波长)等;为表示不同的限定条件,量符号可设下角标,例如:物质B的量浓度CB,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等。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例如kg(千克),m(?等。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即把量符号写作分子,单位符号写作分母。例如,“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等。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如某些蛋白质,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L(?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不能写为“mg/kg/d”,也不能写为“mg/kg·d-1”。带长度单位的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0 mm 3?br /> 1.11 数字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看后?后有数进上去?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0应为5?0?万至10万应?万~10万,不能写成5?0万;3×109?×109应为3×109?×109,或(3?)×109,不能写??×109?0%?0%应为60%?0%,不能写?0?0%。以百分数表示的均值和标准差应写作(50.2±0.6)%,而不写作50.2±0.6%?0.2%±0.6%。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数学公式例外?br /> 1.12 外文与符?br /> 应正确使用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角标。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百分号之后的句号用黑圆点?”?br /> 单位和词头符号一律用正体,量的符号必须是斜体。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名称来源于科学家姓氏时,其?个字母应大写,如:帕[斯卡]、焦[耳]、瓦[特]…?Pa、J、W??br />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统计学符号如下?br />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字母表?中位数仍用M)?br />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br /> 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br /> t检验用英文小写t?br /> F检验用英文大写F?br />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 2?br />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br />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br /> 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br /> 1.13 连接线 用于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连成一体,我刊用半字线?”,若表示范围则用“~”?br />
作物杂志投稿邮箱:tg@www.imsohu.com
2,作物杂志投稿要?br /> 2.1 本刊已正式启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作者投稿时,须先登陆我刊网站,通过“在线注册”申请帐号,然后点击“在线投稿查稿”。登陆进入系统后,点击左侧“投稿箱”中的“我要投稿”进行操作?br /> 2.2 作者按本刊投稿格式(可从网站中右侧“作者园地”下载)要求排版稿件后,按以下程序投稿:①认真阅读本刊投稿指南;②填写稿件信息;③上传稿件。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全文在8 000字以?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技术方法在4 000字以内;经验交流? 000字以内;疑难病例、个案与短篇请勿超过2 000字?br /> 2.3 来稿须有作者单位介绍信。介绍信除证明稿件内容的真实性之外,还应证明稿件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等。请在来稿上注明联系电话和第一作者性别、籍贯、民族、学位、职称、发表论文篇数、研究方向等信息。论文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课题,请在文稿首页注明“基金项目:……基金(编号)”?br /> 2.4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收到本刊回执?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结果通知者,系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对本刊拟刊用的稿件,作者应及时签订版权转让协议书?br /> 2.5 作物杂志已入编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等多种全文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本刊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