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br />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编:赵?br /> ISSN?001-7283
CN?1-1808/S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br />
主编:赵?br /> ISSN?001-7283
CN?1-1808/S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br />
征稿信息
作物杂志现面向社会全面征稿,来稿请直接通过网站在线系统投稿或发我站邮箱。稿件题头下一行必须写清第一作者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包括手机号码;有通讯作者的请给予标注,并写明邮箱。本站的审稿周期?-7天,过期尚未收到投稿的作者可另投其他期刊?br />
投稿邮箱?span class="T">tg@www.imsohu.com在线客服?span class="T">2833459964 注意?/b>已经通过电子邮箱投稿的作者请勿使用在线投稿系统重复投稿!
2008??
目录·2008??/t>
- X系新种质利用的技术途径与策略探?/span>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春原,杨国航,赵久然,WangYuandong,DuanMinxiao,XingJinfeng,WangJidong,ZhangChunyuan,YangGuohang,ZhaoJiuran被引次数?/b>7
- 关于当前玉米育种面临的问题探?/span>何代元,周联东,李志苹,刘经纬,孙希增,HeDaiyuan,ZhouLiandong,LiZhiping,LiuJingwei,SunXizeng被引次数?/b>4
- 矮种椰子在海南推广现状、前景及对策冯美利,刘立云,王萍,FengMeili,LiuLiyun,WangPing被引次数?/b>2
- 玉米耐旱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刘秀林,郝转芳,谢传晓,王玉国,张世煌,LiuXiolin,HaoZhuanfang,XieChuanxiao,WangYuguo,ZhangShihuang被引次数?/b>2
- A3CMS在甜高粱育种中的可行性研?/span>赵威军,张福耀,程庆军,郭建文,常玉卉,田承华,李金梅,王瑞,ZhaoWeijun,ZhangFuyao,ChengQingjun,GuoJianwen,ChangYuhui,TianChenghua,LiJinmei,WangRui被引次数?/b>2
- 甜玉米子粒果皮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周淑梅,李小琴,孙秀东,ZhouShumei,LiXiaoqin,SunXiudong被引次数?/b>8
- 主要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划?/span>樊荣峰,王建林,张宝石,FanRongfeng,WangJianlin,ZhangBaoshi被引次数?/b>4
- 旱稻×稗草远缘杂交后代的苗期抗旱性特?/span>王春艳,丁在松,赵明,关东明,WangChunyan,DingZaisong,ZhaoMing,GuanDongming被引次数?/b>1
- 冬小麦冬前旺长类型及形成相应类型的积温条?/span>闫璐,聂勇,王超,YanLu,NieYong,WangChao被引次数?/b>2
- RAPD标记蓖麻单雌性状的反应体系优?/span>陈永胜,郝卫国,谭颖,朱国立,李金琴,ChenYongsheng,HaoWeiguo,TanYing,ZhuGuoli,LiJinqin被引次数?/b>3
- 大豆抗感品种(?接种SMV1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比?/span>滕卫丽,李文滨,韩英鹏,王春英,TengWeili,LiWenbin,HanYingpeng,WangChunying被引次数?/b>2
- Ni2+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王晓琴,曾秀存,樊旭红,WangXiaoqin,ZengXiucun,FanXuhong
- 其他
- 彩色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形成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研究吕强,熊瑛,马超,陈明灿,付国占,李友军,LvQiang,XiongYing,MaChao,ChenMingcan,FuGuozhan,LiYoujun被引次数?/b>1
- 菜豆的节水技术研?/span>李战国,LiZhanguo被引次数?/b>1
-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张淑珍,徐鹏飞,吴俊江,王萍,陈维元,陈晨,王金生,靳立梅,于安亮,张大勇,李文滨,ZhangShuzhen,XuPengfei,WuJunjiang,WangPing,ChenWeiyuan,ChenChen,WangJinsheng,JinLimei,YuAnliang,ZhangDayong,LiWenbin被引次数?/b>8
- 水分胁迫下乙烯利浸种对甘蔗苗期光合性状和分蘖的影响王威豪,叶燕萍,罗永明,李杨瑞,WangWeihao,YeYanping,LuoYongming,LiYangrui被引次数?/b>5
- 在水培条件下不同剂量硅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span>武安泉,史留功,WuAnquan,ShiLiugong被引次数?/b>1
- 不同类型春小麦芽期抗旱资源的筛?/span>肖佳雷,孙连发,尹静,马风鸣,张成亮,龙江雨,陈立军,XiaoJialei,SunLianfa,YiJing,MaFengming,ZhangChengliang,LongJiangyu,ChenLijun被引次数?/b>2
- 辽宁省水稻新品种品质现状与生态变异性分?/span>韩勇,邓媛,李建国,姜秀英,沈枫,HanYong,DengYuan,LiJianguo,JiangXiuying,ShenFeng被引次数?/b>1
- 影响贵州烟叶化学成分的土壤养分因素分?/span>陈杰,唐远驹,ChenJie,TangYuanju被引次数?/b>6
- 不同播量与移栽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span>李世峰,刘蓉蓉,吴九林,LiShifeng,LiuRongrong,WuJiolin被引次数?/b>11
- 烯效唑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秧苗生长的影响姚雄,任万军,杨文钰,杨波,谭东,YaoXiong,RenWanjun,YangWenyu,YangBo,TanDong
- 俄罗斯马铃薯资源在黑龙江省的晚疫病田间自然抗性评?/span>金光辉,吕文河,JinGuanghui,LvWenhe被引次数?/b>3
- 农作物异常矮小的原因及防治措?/span>杨吉福,王禾,贺长映,任丽华,祝小霞
- 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家玉米品种区试系列介绍Ⅳ赵久然,杨国航,孙世贤,张春原,潘金?b>被引次数?/b>10
- 高产稳产抗旱抗病毒马铃薯新品种青??/span>蒋福祯,王舰,张艳萍,贾豪,申海峰,周云,周淑兰被引次数?/b>4
- 春小麦新品种通麦2?/span>马麟,张海晖,苏有志
- 玉米新品种登?686选育与制种技术研?/span>张悦,姜惟廉,谷铁实,姜征宇,许世海,周杨,于丰
- 轻型栽培法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刘蓉珍,陈世?/li>
- 粮饲兼用玉米新杂交种酒试20选育报告石明辉,杨国华,杨文霞,王维明,柴政,汪来田,孟选宁
- 小麦高产攻关在萧县的实施效果及几点做?/span>刘光荣,朱克?/li>
- 滴灌与漫灌棉花生长发育特性调查分?/span>戴路,龙朝宇,柯?b>被引次数?/b>2
- 加强小麦管理防冻减灾夺丰?/span>赵广才,丁斌,吕修涛被引次数?/b>1
- 寒地花生大垄双行密植栽培技?/span>鞠文?/li>
- 优质超甜玉米美甜3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span>欧阳主才,袁四清,方青,陈家?/li>
- 叶柄菜用甘薯商薯19及其栽培技?/span>史新敏,唐君,张允刚,赵冬兰,周志林被引次数?/b>3
- 水稻品种龙糯2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span>王桂?/li>
- 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陕?177景忆莲,李胄
- 极早熟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黑粳8号及其栽培技?/span>郭儒东,杨秀峰,梁吉利,王万?b>被引次数?/b>4
- 玉米品种京单28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span>周淑伶,杨学?b>被引次数?/b>1
- 大豆新品种合?0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span>赵桂?b>被引次数?/b>2
- 新春寄语《作物杂志》编辑部
征稿启事
作物杂志现面向社会全面征稿,来稿请直接通过网站在线系统投稿或发我刊邮箱。稿件题头下一行必须写清第一作者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包括手机号码;有通讯作者的请给予标注,并写明邮箱。本期刊的审稿周期为1-3周,过期尚未收到投稿的作者可另投其他期刊?br />
作物杂志投稿要求?br />
1 论文撰写要求1.1文题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br /> 1.2作?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br /> 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br />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br /> 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核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凡在论文上署名的作者,均应签名授权发表。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列入致谢部分。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是同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及E-mail?br /> 1.3摘要 本刊一律采?项结构式摘要,具体层次为:目?Objective)、方?Methods)、结?Results)和结?Conclusion)。具体要求:
目的:需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br /> 方法:需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和必要的分组情况?br /> 结果: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并与文内核实无误?br /> 结论:需与研究目的相呼应?br /> 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与之相对应。论著稿摘要请译成英文。英文摘要请译出文题、作者姓?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等?br /> 1.4??含照?要精选并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并在正文中标示。图中注释符号请用“a、b、c、d ……”等英文字母标注?br /> 线条?打印应该点线分明、粗细适当、墨色均匀、切忌浅淡。图的大小通常? cm×6 cm为宜。横纵坐标标目应简明,且必须标注量、单位国际符号。坐标上的量与单位的符号和缩略词应与正文一致?br /> 照片 请选用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良好的黑白或彩色照片。显微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组织切片照片要选准所需显示的部位,并将其置于照片中央或用箭头标示为宜。对可辨认的患者照片,作者应负责征得患者的同意,并进行技术处理,尽量使其不易辩认,请在照片的背面注明作者名、图序与上下方向。为防折损,请放在硬纸袋内,勿粘贴在稿纸上?br /> 1.5?表应有“自明性”,有简明、准确的中文表题。遵照统计学要求绘制,并写出表序,随文排版。表内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上下行位数对齐;数据必须准确?br /> 1.6致谢 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方可提名感谢。致谢内容加括号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br /> 1.7参考文?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5年内为宜)主要文献为限,在文内用角码标?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内部刊物、未取得国内统一??号的会议论文集及待发表资料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br /> 期刊文献的著录格?作????刊名,年,卷(?:起?止页.
作者不超过3位应全列出,姓名之间加逗号?位以上作者应写出?位作者,再加逗号及“等(et al)”?br /> 1.8 医学名词 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200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br /> 1.9缩写?除已被公认常用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ACTH、DNA、HBsAg)外,其余?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后括号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br /> 1.10 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 3100?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pH用正?,例如:m(质量),t(时间),?波长)等;为表示不同的限定条件,量符号可设下角标,例如:物质B的量浓度CB,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等。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例如kg(千克),m(?等。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即把量符号写作分子,单位符号写作分母。例如,“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等。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如某些蛋白质,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L(?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不能写为“mg/kg/d”,也不能写为“mg/kg·d-1”。带长度单位的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0 mm 3?br /> 1.11 数字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看后?后有数进上去?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0应为5?0?万至10万应?万~10万,不能写成5?0万;3×109?×109应为3×109?×109,或(3?)×109,不能写??×109?0%?0%应为60%?0%,不能写?0?0%。以百分数表示的均值和标准差应写作(50.2±0.6)%,而不写作50.2±0.6%?0.2%±0.6%。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数学公式例外?br /> 1.12 外文与符?br /> 应正确使用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角标。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百分号之后的句号用黑圆点?”?br /> 单位和词头符号一律用正体,量的符号必须是斜体。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名称来源于科学家姓氏时,其?个字母应大写,如:帕[斯卡]、焦[耳]、瓦[特]…?Pa、J、W??br />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统计学符号如下?br />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字母表?中位数仍用M)?br />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br /> 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br /> t检验用英文小写t?br /> F检验用英文大写F?br />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 2?br />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br />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br /> 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br /> 1.13 连接线 用于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连成一体,我刊用半字线?”,若表示范围则用“~”?br />
作物杂志投稿邮箱:tg@www.imsohu.com
2,作物杂志投稿要?br /> 2.1 本刊已正式启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作者投稿时,须先登陆我刊网站,通过“在线注册”申请帐号,然后点击“在线投稿查稿”。登陆进入系统后,点击左侧“投稿箱”中的“我要投稿”进行操作?br /> 2.2 作者按本刊投稿格式(可从网站中右侧“作者园地”下载)要求排版稿件后,按以下程序投稿:①认真阅读本刊投稿指南;②填写稿件信息;③上传稿件。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全文在8 000字以?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技术方法在4 000字以内;经验交流? 000字以内;疑难病例、个案与短篇请勿超过2 000字?br /> 2.3 来稿须有作者单位介绍信。介绍信除证明稿件内容的真实性之外,还应证明稿件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等。请在来稿上注明联系电话和第一作者性别、籍贯、民族、学位、职称、发表论文篇数、研究方向等信息。论文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课题,请在文稿首页注明“基金项目:……基金(编号)”?br /> 2.4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收到本刊回执?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结果通知者,系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对本刊拟刊用的稿件,作者应及时签订版权转让协议书?br /> 2.5 作物杂志已入编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等多种全文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本刊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