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br />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编:赵?br /> ISSN?001-7283
CN?1-1808/S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br />
主编:赵?br /> ISSN?001-7283
CN?1-1808/S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br />
征稿信息
作物杂志现面向社会全面征稿,来稿请直接通过网站在线系统投稿或发我站邮箱。稿件题头下一行必须写清第一作者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包括手机号码;有通讯作者的请给予标注,并写明邮箱。本站的审稿周期?-7天,过期尚未收到投稿的作者可另投其他期刊?br />
投稿邮箱?span class="T">tg@www.imsohu.com在线客服?span class="T">2833459964 注意?/b>已经通过电子邮箱投稿的作者请勿使用在线投稿系统重复投稿!
2003??
目录·2003??/t>
- 论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成就与振?/span>凌启?b>被引次数?/b>29
- 作物栽培研究与现代生态农?/span>赵广才,马兴?b>被引次数?/b>8
- 新世纪作物栽培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于振?b>被引次数?/b>11
- 基因枪法转化马铃薯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李昌,金宁一,王罡,王萍,余云舟,季静,吴颖,张艳贞,张艳华被引次数?/b>14
- 小麦全蚀病与抗性基因转移研?/span>任贤,杨德光,张曦燕,王敬东,董建力被引次数?/b>7
- 覆膜对春甘薯生育动态的影响于文东,于坤令,姜成选,王洪章,王文静,陈红被引次数?/b>2
- 普通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被正式命名为Xa-23章琦被引次数?/b>3
- 小麦合理施用磷肥的研?/span>孙本普,李风云,孙雪梅,李秀云,杨立凯,孙爱梅,李萌,朱学群被引次数?/b>8
- 半矮生型单季晚粳稻氮肥运筹分配效应试验研?/span>孙惠友,余同?/li>
- 磷肥对玉米杂交制种增产提质的生理作用孙杰,王立华,成七星,杨剑波被引次数?/b>3
- 稻田套播麦的氮肥运筹技术研?/span>张山泉,陈川,庄?b>被引次数?/b>1
- 新疆海岛棉南繁加代栽培技?/span>王献礼,丁胜
- 扬黄灌区新垦地玉米丰产栽培技?/span>蒋永前,王世荣,桂林国,罗代?b>被引次数?/b>2
- 旱地胡麻膜侧栽培技?/span>李晓?b>被引次数?/b>1
- 云南高原盾叶薯蓣低产因子分析赵庆云,谢庆华,寸湘琴,杨燕,张发春,彭凤梅,刘贵周,谢世清被引次数?/b>4
-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龙葵?号的选育和栽培技?/span>黄绪堂,关洪江,姜贵?b>被引次数?/b>5
- 花生新品种豫?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span>李世丁,孙凤?/li>
- 驻大?号高产高效特点及其高产优质栽培技?/span>翟德昌,孟祥锋,王树杰,朱统泉,翟红?b>被引次数?/b>2
- 石大?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刘胜利,罗赓彤,孔新,占勇,陈怡,杜维?b>被引次数?/b>2
-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冀?号及其栽培规?/span>郑积德,张文?/li>
- 太原盆地食葵栽培的低产因素及丰产栽培技?/span>贾爱红,王鹏?/li>
- 春小麦宁?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span>叶玉香,许明东,刘红斌,杨治明,戴勤
- 高沙土地区超高茬麦套稻高产高效栽培技?/span>徐国臣,焦维成,周振元,殷文,吴光明,叶宝良被引次数?/b>1
- 秋绿花菜栽培技?/span>潘国云,王萍,徐爱如,徐长青,陆生权
- 西藏林芝引种芦笋及栽培研?/span>刘翠?/li>
- 博州玉米新品种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分析史丰疆,杨治明,何建军,戴勤,李中校,叶玉香被引次数?/b>3
- 粳稻新品种毕?0的选育张时龙,余本勋,罗洪发,叶永?b>被引次数?/b>1
- 棉花新品种川?5的选育叶鹏盛,谭永久,蔡应繁,何洪?b>被引次数?/b>2
征稿启事
为进一步提高作物杂志杂志质量和可读性,作物杂志现长期征集学术稿件(学术论文稿件请上本网“在线投稿”栏目直接投稿),凡社会科学工作者、党政机关干部、高中等院校教师、教育界人士、大专院校学生及其他社科人士均可投稿?br />
作物杂志投稿邮箱:tg@www.imsohu.com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语句通顺?br /> 2、来稿篇幅以3000?000字符为宜?br /> 3、来稿格式务必规范,论文应包涵内容摘要(中英文对照),关键词(中英文对照),正文,结语,参考文?br /> 4、摘要:300字符以内,摘取文中主要论点,请勿使用“本文认为”之类的提示性语语言?br /> 5、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可?-8个,请勿选择“评析”“思考”等通用性词语作为关键词?br /> 6、正文内内标题的层次序号采用一、(一?.?)…?br /> 7、参考文献:录著内容依次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专著为M,期刊为J,报纸为N,论文集为C)、文献出处或出版项、文献起止页码(仅对著作)。具体格式可参见本刊各篇末的参考文献项?br /> 8、来稿需有完整的作者简介:按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工作单位、职称、学位和主要研究方向等一一列出?br /> 9、凡获省级以上资助而产出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br /> 10?来稿无需提供打印稿,只发送电子邮件即可。发送电子邮件时,务请将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并在邮件正文中写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或求学院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并在邮件主题中标出作者姓名。请勿一稿多投。若4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回复意见,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br /> 11、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声明。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br /> 12、为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广大读者踊跃投稿。稿件录用后,发录用通知。出刊后,赠每位作者杂志一册。根据作者要求可发论文证书?br />